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大众快评|来自孔子诞生地的启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5 12:34:00    

在山东曲阜东南约三十公里处,坐落着尼山。其山势不高,五峰连绵,群峦舒缓,五川汇流,景色宁静和谐。这座看似寻常的山脉,因是至圣先师孔子的诞生之地,而承载了厚重的文化意蕴。

孔子名“丘”,字“仲尼”,其名便源于此山原名“尼丘山”——孔子父母“祷于尼丘得孔子”,后世为避讳改称尼山。尼山的独特魅力,在于其自然景观与文化遗产的完美交融。山间处处浸润着儒家文化的印记:相传孔子诞生的坤灵洞,流传着“凤生虎养鹰打扇”的古老传说;观川亭,据信是孔子临川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之处,此句穿越时空,声震千古。

历经岁月沧桑,尼山并未止步于历史的荣光。它正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在当代展现出新的价值与活力。

尼山向内,是山东文化“两创”新标杆。依托尼山而起的尼山圣境,与孔子博物馆、孔子研究院并称为新“三孔”,共同成为山东在文化“两创”方面的代表。鲁源小镇则依托丰富的沉浸式传统文化体验新场景,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

尼山向外,是和而不同、天涯比邻的生动写照。从首届“和而不同与和谐世界”的主题,到第十一届“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明对话、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贯穿始终,“和而不同”“文明互鉴”“同命同运”等核心思想一脉相承。

综观尼山,其价值远非山川形胜。在当今纷繁复杂的全球图景下,尼山所倡导的“和而不同”“文明互鉴”理念,恰如化解分歧、凝聚共识的思想钥匙。研习孔子的智慧,不仅是对先哲的追思,更是为寻求应对现实困境的启迪。

尼山圣境有三千株银杏,微风过处树叶拂动,仿佛历史的低语,也像时代的呼唤。而从尼山发出的声音,也必见者远、闻者彰。

文案:曾轲

出镜:马海燕

拍摄/后期:汤梾埠

策划:马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