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潍坊诸城:打造没有围墙的社区文化书院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0 11:03:00    

8月7日下午,在潍坊诸城市密州街道连丰社区,一场暑期公益托管班结业汇演正在精彩上演,孩子们带来了合唱、舞蹈等各式各样的文艺节目,近200名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与亲子家庭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孩子们用才艺汇报成长答卷。

活动还为8名大学生志愿者和3名社会志愿者颁发了“优秀志愿者”荣誉证书,望着托管班前几届学生组成的志愿者队伍,连丰社区党委书记王桂林的目光里满是欣慰与感慨。“看着你们从托管班走向大学校园,如今又回到这个梦开始的地方,你们就是这些孩子们最鲜活的榜样,正陪着他们重走你们走过的成长之路。”

连丰社区文艺人才荟萃、文化资源富集,2015年建成文体活动中心以来,历经十载深耕厚植,这个集文化惠民、艺术培育、精神涵养于一体的文化载体,为近700户的居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近年来,社区精心构建“空间活化——资源整合——全龄友好——共建共享”四位一体模式,创新“1+3+N”文化社区建设模式,打造了“乐融传统,情传文粹”文化书院品牌,使书院真正成为居民“走得进、留得住、还想来”的精神场域。

诸城市建强一个核心阵地。连丰社区文化书院坐落于小区门口沿街,是居民每日必经之地,以其“无围墙”的开放姿态打破空间阻隔,成为居民触手可及的精神栖息地。书院周一至周日开放,设有音乐教室、图书阅览室、书法室、台球室等场馆,选聘本地文化艺术领域专业人士担任志愿指导教师。构建“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党员楼栋长”治理架构,辖区4个网格均成立文化志愿服务队,153名党员化身“文化宣传员”与“活动组织者”,作为本社区居民,他们自带“熟人优势”,在日常走街串巷、楼前屋后的“拉家常”中,精准捕捉社情民意、倾听居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高效提供文化活动组织、资源对接等服务。发挥各自人脉资源,广泛联动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构建起“多元参与、共建共享”的社区文化治理新格局。

诸城市开展四类文化活动。连丰社区针对群体差异精准设计服务内容,主要包含社区服务、我们的节日、公益课堂、多彩假期四大板块。针对老年人群体,开发非遗剪纸、器乐、戏曲、旗袍等各类兴趣课程和义诊、义剪服务;针对双职工家庭假期“看护难”痛点,社区与烟台大学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每年寒暑假期举办公益学习班,组织大学生和志愿者们为辖区儿童提供培训、托管服务,涵盖文化传递、兴趣培养、科学普及、公益实践等多方面内容;为满足居民的共性需求,定期举办“公益集市”,将政策咨询、文化文艺、法律普及、健康讲座等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打造“我们的节日”活动品牌,在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举行做猜灯谜、包粽子等传统民俗活动,让居民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截至目前,假期托管班连续开办10年,连续11年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义诊服务,3家理发店常态化开展爱心义剪活动,一系列活动绘就了“老中青幼”全龄共享、和谐共融的温暖画卷。

同时,该市还用好N种优质资源。在服务供给上,打破资源壁垒,实施多元聚合,构建便捷高效的社区文化服务网。创新“社区合伙人”模式,构建“政企校社”四方联动机制,诸城市文明办根据社区摸排的居民需求,相应组织8个部门单位、2家公益组织和3家企业召开文化社区(文化书院)座谈会,统筹各方资源、构建配送体系,开展“点单式”文化惠民服务。今年以来,连丰社区开展“阅读写作公益讲座”“电吹管音乐课堂”“非遗剪纸小课堂”等“定制化”活动35场,形成文化书院“搭台”、多部门联合“唱戏”的新格局。在此基础上,为推动基层文化服务由“政府输血”到“自身造血”,连丰社区实施“社区能人振兴”计划,培育了三支特色文化队伍。剪纸队伍从最初5人发展到30多人,创作作品300多幅;书画爱好者队伍有成员30多人,连续8年举办“翰墨飘香”书画展,展示孝德、廉洁等主题书画作品200余幅;茂腔伴奏团和演出队伍有成员20多人,成立社区“戏曲小剧场”,让文化在社区土壤中扎根生长、焕发生机。

(大众新闻记者 张鹏 通讯员 张敏敏 李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