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元宇宙医学》创刊周年大会召开,中山医院发布六大医疗Agent“黑科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8 20:25:00    

当医学前沿与人工智能在元宇宙赛道相遇,会迸发出怎样的变革火花?5月8日,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举办的《元宇宙医学》创刊一周年暨医学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研讨会上,中山医院六大医疗智能体的发布,为医疗行业描绘出一幅“全场景智能化”的未来图景。

本次大会由上海市医院协会、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联合主办,上海市医院协会医学人工智能管理专委会、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期刊中心《元宇宙医学》编辑部、上海《中国临床医学》杂志社有限公司联合承办。

《元宇宙医学》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与国际元宇宙医学联盟共同主办,采用严格同行评议制度和开放获取出版模式,是一本致力于推动医学与元宇宙技术深度融合的中文学术期刊,一年来在推动医学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发挥重要作用。据介绍,《元宇宙医学》的创刊是中山医院立足国家“健康中国”“数字中国”战略,探索“医学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关键布局,未来将继续发挥杂志独特的学术优势,秉持开放、合作、创新的精神,不断深化以医学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医疗应用,为构建人类健康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023年以来,为打造卫生健康领域“国之重器”,中山医院与联影共同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模态、多病种、全病程智医诊疗大模型”,并结合具体医疗场景联合开发多款医疗智能体,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此次大会上,中山医院与联影联合发布了6款医疗智能体,这些基于大模型的智能体将重构未来医疗范式,有望推动医疗场景智能化变革。

其中,“有爱小山-智能客服”不仅能针对常见咨询、就诊问题给出有针对性的回答,更能像真人一样,理解患者与人工咨询记录,主动学习咨询内容、提取知识点、扩充知识库,不断进行自我学习和进化;“有爱小山-病历助手”能大大提升医生病历书写的工作效率,帮助医患沟通更顺畅、更具情感;放射智能体实现胸部一扫多查,同时支持37种疾病的发现,高效支持影像诊断与报告生成;介入手术智能体实现三维立体化显示血管结构,协助医生快速规划导丝路径,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质控管理智能体实现了业界唯一的“检查-诊断-报告”闭环的AI一站式质控,全面符合国家对于放射影像质控指标;由智能大脑、视觉感知、动作执行三个模块组成的外科手术智能体,能够推动外科手术更精准、更安全、更高效。数字化、智能化手段重塑了患者的就医体验,进一步扩大了高质量医疗服务的覆盖面,提升了医疗卫生体系的服务能力。通过技术赋能,患者可以享受到更便捷、精准的治疗,医务人员也可以更高效地工作。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与嘉宾进行了学术报告与主题讨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发布了医学GPT研发与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为医学GPT的规范化研发与应用提供了指导。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罗蒙、上海市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副主任王育、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领军科学家乔宇、北京协和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周翔、联影集团董事长薛敏、联影智能联合创始人、联席CEO周翔等嘉宾受邀参加活动。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名誉院长樊嘉,党委书记、《元宇宙医学》主编顾建英,院长周俭,终身荣誉教授、《元宇宙医学》主编白春学,副院长宋振举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编委及嘉宾等出席本次大会。

原标题:《《元宇宙医学》创刊周年大会召开,中山医院发布六大医疗Agent“黑科技”》

栏目编辑:马丹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