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5月9日讯(全媒体记者 邓桂明 通讯员 吴昊 袁哲军)在今日上午举行的湖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新闻发布会上,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罗辉介绍,为现实“2025年底全省90%以上县市建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目标,湖南在资源下沉、资源共享、信息化建设、“三医联动”上发力,努力实现“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的目标。
今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纳入了“三医联动 六医协同”集成改革任务予以重点推进,改革步入“快车道”。截至目前,全省99个县(市、区)开展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其中86个县市实现了全覆盖。
在做实资源下沉方面,湖南指导各地因地制宜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人员、服务、技术、管理“四个下沉”,落实人员管理、收入分配、药品资源、检验资源、信息互通“五个统筹”,并结合城市医疗机构执业医生晋升副高职称下基层服务1年的刚性要求,现在全省90%以上的县市实现了县级医院人员派驻乡镇卫生院全覆盖,上级医院专家来到了基层,让群众看病就医更加方便。
在加强资源共享方面,各地正加快县域医共体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心电诊断、病理诊断、消毒供应等资源共享中心建设,现在医学影像中心、心电诊断中心已经覆盖了全省7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很好地推动了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结果共享互认,让群众在基层就能享有更便捷、更优质的检查诊断服务。
在加快信息化建设方面,全省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以县域为单位,100%实现了向本人开放应用。
在深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方面,湖南加快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行医保“总额付费、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政策,目前已有24个县市区落实。同时,进一步完善基层药品联动管理机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内统一用药目录、统一采购配送,让群众在基层就能买到与上级医院一样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