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杨云寒 实习生 吴香钰
张爱萍很忙。
每天凌晨3点不到起床,在大棚里干活。天还没亮又把紫红油亮的无花果装进篮子里,等着络绎不绝的司机上门来取。

记者 杨云寒 摄
她是杭州萧山进化镇城山村的果农,家里种了30多亩的无花果果园。
8月,这份甜蜜的事业进入旺季。果园里每天都能摘出几百斤的鲜果,最多的一天卖出上千斤。
8月14日临近中午,记者来到张爱萍的无花果采摘园。

实习生 吴香钰 摄
刚好有一拨取货人离开,张爱萍迎来难得的空闲。
她招呼记者坐下,从篮子里掏出了两个鲜果。果子红得发紫,尝起来又甜又软。
她问,是不是跟想象中的味道不一样?
张爱萍种植无花果,是从2017年开始的。在这之前,她地里种的基本都是叶菜。
有一次,听几个朋友聊起了无花果,她想起了小时候自家门口的两棵无花果树,“味道平平,还有一股干涩味,真的能吃?”
试吃了朋友从嘉兴带来的果样后,她对无花果口感的印象被颠覆了。
张爱萍引进了“波姬红”品种,先在田里种上几排,空隙套种些蔬菜,后来她把所有的地都种上了无花果。

记者 杨云寒 摄
一开始种植,她也有过睡不着的烦恼,又是虫害又是裂果,果子还总是长不短。好在找了技术人员和资深种植户讨教,又查了网上资料,种无花果的张爱萍摸出了门道。
今年的产量不错,亩产约有3000斤,鲜果每斤20元,一篮共有5斤重,大丰收了。
比起种植,张爱萍最初更大的难题,在于推广。
“果子熟了三天两头搞促销,我老公那时候开着车每天去各个小区送货上门,光油费就花了不少。”
他们还试过在网上打广告,在短视频里带货,甚至在果园里举行捉鸡的活动。
三年过去了,她的这份甜蜜事业终于有了起色。
现在的张爱萍积攒了不少熟客,两个月前无花果还没熟,就有人在找她打听了。
正说着,提货的人又来了。
来者是个网约车司机,接了个从萧山城区过来的单子,一口气帮客户取了20篮无花果。
张爱萍和老公一起将鲜果一篮篮搬到后备箱。

记者 杨云寒 摄
她说,这两天很多人上门取货,基本都是回头客,前一天预订,第二天一早采摘。新鲜的无花果皮软糯,不耐保存,运输过程也容易磕碰到,所以不能像其他水果一样快递。
有人脱不开身,会打车让司机帮忙取,张爱萍有个老客家离果园40多公里,隔几天就打个车来取货。
燕女士在下沙一个社区里做社区团购,与张爱萍的果园合作了一年多,“最早是短视频上看到的,尝过他们家的,甜度刚好,特别新鲜,都是树上自然熟的。”
只要一到无花果成熟的季节,燕女士就常来这里采购,“今天上午刚刚买了200多斤,都是我们小区的居民订的,有几个特别爱吃,三天两头就来问无花果还有没有。”
姜师傅也是果园的老客。家住临平的他自驾过来取货,路上一个来回,至少要花三个小时。
“朋友送了我两篮,吃了之后还想吃。”这个夏天,姜先生已经来果园现场购买了3次。
新鲜的无花果怎么吃?
张爱萍说,可以从中间把皮剥开吃,也可以带着皮一起吃,或者用叶子把果实拍扁吃。还有一种特殊的吃法,就是把皮去掉装在塑料盒里放冰箱速冻,“拿出来吃的时候,又冰又甜,跟吃冰激凌一样的。”
记者从进化镇了解到,全镇共有三个农户种植无花果,品种均为“波姬红”,共计50亩,算是这几年一个新型的产业。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