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爆一个“拒绝蕉绿”捏捏乐,
“放青松”盆栽成为工位新宠,
临近考试下单一瓶“好运喷雾”,
抑或“躲”在猫咖里被治愈……
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中,
越来越多的合肥年轻人
开始把目光转向“情绪消费”。
今年5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中指出,2024年,除了追求性价比之外,情绪释放将成为影响年轻一代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因素,也将是今后一个时期新的消费热点。

合肥轨道在地铁站布置的“停止蕉绿”花境。
如今,
一些释放焦虑情绪、
提供情感陪伴的产品和消费业态
正在合肥逐渐兴起。
作为新热点,
“情绪消费”该如何持续保持“新鲜”呢?
01.
“悦己消费”
更注重情感共鸣
走进银泰百货(政务店)的“名创优品”门店,货架上摆满了形态各异的“捏捏乐”玩具,除了儿童外,也有不少年轻人选购的身影。
“购买这些玩具的初衷并不是为了实用,而是为了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找到一丝快乐。”00后顾客张梦正用力揉捏一只“拒绝蕉绿”的“捏捏乐”玩具。
在新粮仓文化商业合集,有家名叫“止痒商店”的杂货店深受年轻人喜爱,店内各种丑萌文创、盲盒、“主唱反调”挂件、带有各种个性标语的轻体量小物等,吸引了不少年轻人来此“淘宝”,拍照打卡,找回生活的松弛感。

“止痒商店”杂货店。(图源:止痒商店ZHIYANGPROJECT)
“每次看到这些东西,心情都会莫名地好起来,让人觉得很幸福。”消费者李盈莹说,虽然是小物件,却能为情绪充值。
不少消费者也表示,其实自己对此类情绪类商品的实用性诉求并不强,而是更看重商品所能提供的情绪价值和情感共鸣。
除了解压商品,相关解压体验场馆也深受欢迎。
在合肥天空之城运动工场,前台工作人员表示,店内蹦床、攀岩、射箭等项目最受欢迎,大家喜欢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在场馆里尽情释放自己的压力。“在这里尖叫、奔跑,能把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全甩掉。”一位正在体验的年轻人说。
“情绪消费”不仅在线下火热,线上同样如此。“每到考试季,‘爱因斯坦的脑子’的销量就会大增。”记者咨询的某虚拟商品店铺客服说,他们的店铺专门提供虚拟类“情绪产品”,售价0.5元,目前已售2万+,广受学生欢迎。

图源:某购物网站截图。
虽是虚拟商品,却有实实在在的情绪价值。“购买虚拟商品就像对着流星许愿一样,仅是一种心理暗示和情绪安慰。”该店铺客服人员说,目前网上相关虚拟许愿商品有很多,涵盖学业、爱情、事业等多方面,其实是以一种幽默的方式承载着消费者对生活的美好期许。
02.
“情绪消费”
催生新职业、新场景
稍微留心一下就会发现,很多“90”后、“00”后的背包上都挂着各种“棉花娃娃”挂件。这些“棉花娃娃”表情丰富,软萌可爱,不仅是年轻人个性表达的载体和情感依赖的对象,也催生了一些充满想象力的新兴职业。
“我主要接娃娃洗澡、换棉、装骨等项目,单个项目价格在二三十元不等。”朱悦不仅是“棉花娃娃”的忠实爱好者,也是一位在闲鱼上小有名气的“手作娘”,因为手巧,除了合肥本地客单外,也有不少外地客户下单预约项目。
据朱悦介绍,“娃圈”除了“手作娘”,还衍生出妆师、涂装师、改娃师等职业,其中“改娃师”最炙手可热,他们通过将玩偶改脸、改妆、修复,进行二次创作和个性化改造,一些热门的“改娃师”往往还需要排队预约。

改娃师改造后的娃娃。(图源:安徽工人日报)
萌宠互动具有极强治愈能力,不少商家也因此发现新商机,“宠物+体验”“宠物+休闲”“宠物+餐饮”等“宠物+”模式在合肥悄然兴起。
之心城的一家猫咖里,顾客们可以一边轻抚猫咪,一边喝咖啡、玩桌游。该店店长告诉记者,这里不仅提供宠物陪伴服务,还衍生出宠物周边、宠物摄影、游戏桌游等附加消费,形成了完整的“治愈经济”链条。这种模式并非个例,“猫猫手工店”“狗狗花店”等特色店铺也在合肥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凭借萌宠的独特魅力吸引客流、提升知名度。
除了新职业、新模式,合肥许多实体商业场所也瞄准了消费者对情感体验的需求,纷纷进行“情绪价值”打造。
例如,合肥银泰in77围绕“520”重要时间节点,推出艺术互动装置、湖畔音乐会、邂逅玫瑰花礼、二次元一日店长等活动,营造出浓厚浪漫氛围,吸引市民驻足消费。
合肥万象城六楼上的屋顶花园,是集美食街区、艺术花园、空中秀场、休憩空间于一体的安徽首个都市云端绿洲,可让市民远离城市的喧嚣与繁忙,享受自然的宁静。

合肥万象城六楼上的屋顶花园。(图源:蜀山发布)
“当前消费呈现多元且活跃特点,新趋势、新热点、新场景层出不穷。”市商务局消费处相关负责人说,将顺应消费由“悦人”向“悦己”转变的发展趋势,注重发挥情绪价值对新型消费的催化作用,打造新的消费增长点。
03.
小众需求
拓展经济增长新空间
宠物作为提供陪伴和情感寄托的重要伙伴,得益于“情绪消费”升温,宠物经济日益成为“情绪消费”重要一环。
“合肥宠物保有量约35万只,宠物衣食住行等生存刚需也逐渐走向精细化,相关产业发展正逐渐形成完整的生态链。”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速布局宠物经济蓝海,大力引导宠物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发展,打造全链条发展的宠物产业集群。
据了解,目前合肥宠物行业主体数量超过3.59万家,其中以宠物为主要业务的主体近5800家,涉及宠物用品生产销售、宠物诊疗、宠物饲料、医药等各个方面。

新粮仓草坪变身潮宠乌托邦。记者 曹国栋 摄
情绪价值消费需求增长,推动“谷子经济”走热。位于合肥淮河路步行街的百盛购物中心曾是以美妆、服饰为主的老牌商场,自2023年转型成为二次元主题商场,现如今二次元业态约占商场经营面积五分之二,客流量较之前平均增长约60%,年轻消费者占比超80%。该商场市场部负责人耿晶晶告诉记者,营业额方面,有的店铺可以月均冲刺百万,客流也提升了非常多,平时有60%到70%的增长,周末甚至可以翻倍。
现如今谷子店不仅成了合肥老商圈的“救星”,也是潮流商场B1层的“香饽饽”,例如银泰in77、国购广场等都在B1层设置集中“吃谷”区域。前不久,合肥市文旅部门就《合肥市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将创新文旅消费场景,大力发展谷子经济(二次元文化周边经济),对新引入的店铺按照营业面积给予文旅场景运营单位最高50万元奖励。

合肥“谷子店”生意火爆。记者 邵晓杰 摄
同时,“情绪消费”创造的商业价值被市场精准捕捉。
天眼查专利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与“情绪”相关的专利超过3900项,企业越发重视对情绪价值的挖掘。
再小众的需求,也可能成为大生意。
作为消费市场的新元素,“情绪消费”等新型消费代表着消费市场升级和发展的方向之一。
“我们将围绕‘情绪消费’,深入挖掘服务消费潜力,以新供给引领新需求,大力发展首发经济、夜间经济、研学经济等新业态,积极传承创新‘老字号’,培育形成国货‘潮品’,以更大力度提振消费需求。”市商务局消费处相关负责人说。
如何确保“情绪消费”行稳致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积极顺应消费需求多元化趋势,加强行业监管和规范,加大网络交易行为监管,严厉打击“情绪消费”幌子下不正当营销及非法交易。
文字 | 合肥日报-合新闻记者 刘全超
编发 | 全媒体编辑 董媛康
出品 | 政在进行融媒体工作室、合报特稿融媒体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