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南宁一小区更换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引发居民质疑!充电计费模式改变费用更高用时更久?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2 14:20:00    

小区新充电桩可显示每辆车的充电时长和功率。

近日,南宁市金龙理想一号小区更换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后拟按充电功率阶梯收费,功率越高费用越高,引发部分居民质疑。对此,充电公司回应称,已调整为按小时计费,并收取相应服务费。南国早报记者了解到,今年1月起,南宁市电动自行车经营性充电设施计价已从“充电时长计费”,调整为“充电电量计量”模式。

业主

换充电桩后充电费用增加

5月14日下午,业主谭先生告诉记者,该小区充电桩原采用计时收费模式(1元/4小时),他通常在车子电量剩余20%~30%时充电,充满电费用不到3元,“现在要将近5块钱”。业主贺先生表示,小区物管未经任何公示,就于今年5月更换了新的充电桩企业。

新充电桩收费牌显示,计费采用“电费+服务费”模式,整体售价为1.7元/度。新设备投用后,有业主晒出充电订单:充电13小时共消耗2.67度电,其中电费2.67元、服务费1.869元,其他费用0.09元,合计4.63元。该业主称,他充电超10小时仍未收到充满断电提示,且该收费清单与收费标准严重不符。

回应

新计费模式可保收费公平

小区物管负责人透露,小区原有的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已投入使用5年,由于设备老化问题较为突出,此前还频繁出现电费未能及时缴纳的情况。基于上述原因,在原运营商合同到期后,小区更换了充电运营商,该过程确实没有向业主公示。

该小区现充电运营商广西绿动新能源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动新能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电动自行车充电的耗电量主要取决于电池的电压和容量。在新的计费模式下,充电桩可以精准计算出电池的充电量,以保证收费公平。对于个别业主反映的充电时间长、费用高的问题,可能与充电器的待机功率较高有关。

疑问

充电时长为何会越来越长

5月中旬,该公司调整计费模式为计时收费,并降低了服务费。新的计费标准为:电费0.5441元/度,服务费按充电功率分档计价。

“充了一个晚上,仍未显示充电完成。”业主丁先生说,调整后似乎“换汤不换药”,除了收取正常的电费之外,充电的时间被拉长,服务费也相应增加了。

5月16日,绿动新能源公司技术人员农先生称,之所以充电时长越来越长,迟迟不显示充电完成,是因为很多市民在充电时选择“充满自动断电”,在电池有损耗的情况下,充电的后期无法继续充电,此时虽然没有产生电费,但依然处于充电状态。他建议市民选择定量充电。

该公司计划调整充电结束自动断电的判断条件,以缩短整体充电时长。

调查

大功率车辆费用上涨明显

连日来,记者走访南宁多个小区发现,以前电动自行车按时长计费的充电模式,正逐渐被“电费+服务费”模式取代,电费基本上为0.5441元/度,服务费各小区收取标准不一,基本按充电功率分档计价。如:南宁金汇如意坊商业区充电服务费为:0W—149W0.38元/小时、150W—299W0.51元/小时、300W—599W0.89元/小时;莱茵湖畔小区充电服务费为:270W以内0.12元/小时、270W—450W0.13元/小时。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些小功率电动自行车车主称,充电费用没有太大变化,而大功率电动自行车车主则表示,充电费用出现明显上涨。

新规

今年起推行电量计量模式

记者获悉,2024年底南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行为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自2025年1月1日起,全面推行电动自行车充电电量单独计量。核心要求包括明确收费构成与公示规则,充电费用由充电电费和服务费两部分组成,需分别标示、独立计价,禁止混合收费或模糊标价。统一推行电量计量模式,充电设施需尽快从“充电时长”或“充电时长+功率”计费模式,调整为“充电电量计量”模式,确保按实际充电量精准收费。

该通知还明确,对第三方建设运营的充电设施,倡导小区产权单位、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等不收或少收场地租赁费用、不参与或降低收入分成,将让利空间用于降低充电服务费。

广西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姚华认为,随着社会对充电基础设施收费标准化的需求日益增长,此前电动自行车充电行业存在的收费模糊问题亟待解决。此次改革旨在通过规范市场行为,推动电动自行车充电服务实现公平化、精细化管理,在保障居民消费权益的同时,合理平衡企业运营成本,以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据广西新闻网

来源: 桂林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