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水青山中国答卷》第二集《碧波荡漾青海湖》将于8月16日18:20档登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敬请关注。
鱼跃龙门,神秘鸟岛,萌态原羚,守护青海湖畔生态家园!

碧波万顷,清风送爽。被誉为“高原蓝宝石”的青海湖,不只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凝聚着一代代生态守护者的智慧与汗水。

《绿水青山中国答卷》第二集《碧波荡漾青海湖》,讲述了这片中国面积最大的内陆咸水湖如何通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让青海湖裸鲤不再是濒危物种,让291种鸟类在此栖息,让普氏原羚数量从不足150只增加到3400余只,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奇迹。


洄游史诗:
裸鲤“跃龙门”的震撼奇观
在青海湖,有一场生命的壮丽史诗年复一年地悄然上演。数万尾青海湖裸鲤,用坚韧的身躯与执着的信念谱写着自然界最动人的乐章——裸鲤洄游。这是一场关于繁衍的征程,也是一曲生命与自然抗争的赞歌。

作为国家重点保护水生经济动物的青海湖裸鲤,每年5~8月都会洄游至上游产卵,但这条洄游之路曾经被阻碍。为保护这一维持青海湖“鱼鸟共生”生态系统的关键性物种,当地主管部门会同科研团队,通过对青海湖裸鲤洄游习性的深入研究,将原有水坝进行科学改造,修建成敞开式阶梯型过鱼通道,青海湖裸鲤的洄游之路得以畅通,切实壮大了裸鲤种群。仅今年6月份,溯河洄游的青海湖裸鲤数量就超过30万尾,成就了“鱼跃龙门”的生态奇观。

候鸟天堂:筑巢引鸟织就共生网络
青海湖作为青海鸟类主要的栖息地和繁殖地之一,是全球9条候鸟迁徙路线中2条的交汇点,每逢夏季都会迎来数十万候鸟休憩。
随着保护力度不断加大,青海湖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为各类鸟儿提供了更为理想的栖息繁衍环境。青海湖观察记录的鸟类增加到291种,其中,水鸟102种,水鸟总量达到60.6万只,真正成为了羽翼纷飞的生命乐园。


羚羊归途:草原精灵的重生之路
普氏原羚,是青海湖流域独有的“生态哨兵”。20世纪末,普氏原羚因人类活动导致栖息地萎缩而濒临灭绝,仅存不到150只。
为挽救这一濒危物种,科研团队将400亩的普氏原羚家园建成专业救护的基地,青海湖北岸哈尔盖草原的村民也自发成为羚羊守护者。通过多方共同努力,青海湖区域内普氏原羚的种群规模已经增加到3400余只,书写了生态保护的奇迹。

荒漠焕新:生态经济的双赢之道
在青海湖南岸的塔拉滩,人们建成了最大的光伏产业基地。光伏板改善了区域微气候,让荒漠变成草场。在贵德县边都滩,“黄河上游千亩经济生态林”项目正焕发勃勃生机。曾经的荒漠戈壁,如今已种植了四万余株梨树,500余亩黄沙披上绿装。荒漠上的这片绿洲筑起了黄河上游的生态屏障,也书写了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答卷。

为洄游裸鲤架设“生命天梯”,为高原鹤类搭建“安居巢穴”,对濒危普氏原羚施以援手,用光伏板催生“绿色牧场”,在黄河岸边植下万亩林海……数十年来,中国人以守望传承的努力,让青海湖这颗“高原蓝宝石”熠熠生辉。
《绿水青山中国答卷》第二集《碧波荡漾青海湖》将于8月16日18:20档登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敬请关注。
推 荐阅读
☞青海这一增速首次超过全国!
☞脸上这三个表情,是心梗前兆?快自查
来源:央视一套;
责编:殷海燕;
监制:林玟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