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雄安南文营社区:民情入“账”更入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0 10:21:00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张天虎 边晨旭

立夏刚过,草木葱茏,雄安新区南文营社区一派祥和。

“301更新紧急联系人”“801独居老人需关照”“901房子已出租”……5月6日下午,南文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站副站长陈楚嵘正和社工仔细梳理“民情台账”。

南文营社区便民服务站副站长陈楚嵘梳理“民情台账”。边晨旭 摄

“16名社工每天都在社区中走访,45天就要完成一轮信息更新。”陈楚嵘说,对走访时人员信息变化或新增问题需求,社工都会用不同颜色笔做好标注。

南文营社区共有8个小区73栋楼3764户家庭,将近8000名居民。通过常态化大走访,几年下来,一户一档的“民情台账”已记满73本。

翻开一本“民情台账”,从居住人员基础信息,到就业状态,甚至连“孩子上学交通方式”“是否需要预约公交”这样针头线脑的小事都包含在内。

把“民情台账”做精做细,恰是为了把服务做好做实。

“楚嵘、田佳、明帅,隔三岔五就会来家里坐坐,问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他们可好了。”3位社工的名字,77岁的马淑仙脱口而出,对他们的贴心服务竖起大拇指。

南文营社区社工田佳到居民马淑仙家入户走访。南文营社区供图

田佳是南文营社区的社工,马淑仙是她包联的礼贤花园小区需要重点关照的老人之一。“老人子女不在身边,交个话费、充个电卡这样的小事,我们在走访时就直接帮忙办了。”田佳说。

经摸排走访,南文营社区共有像马淑仙这样的独居老人95人,社区对118名特殊困难老年人建立探访关爱服务台账。南文营社区党总支书记王伟肖介绍,“对于这部分特殊群体,社区定期走访探望,给予更多关爱。”

下好“绣花”功夫,居民才能更满意。“养老认证上门办,贴心服务暖人心。”家住树德花园小区的宋秀花、陈梦桥乐开了花。

社区书记王伟肖为老人做养老认证。南文营社区供图

原来,南文营社区通过梳理去年政务服务事项办理台账发现,养老认证是居民集中办理最集中的事项之一,老人们会在社工帮助下,在党群服务中心完成操作。

“了解到老人需求后,今年社工在入户走访过程中,会主动帮助他们在家中完成认证操作。从社区门到自家门,服务距离近了,社工和居民的心也近了。”王伟肖说。

王伟肖介绍,目前社区便民服务站可以满足群众45项政务服务和便民服务需求。“在南文营社区,没有‘归不归、该不该’的说法。”

“例如水电燃气费用的缴纳,有的老人没有智能手机,又不想麻烦子女,经常携带现金来到社区,社工会用自己的微信或支付宝帮忙代缴。”陈楚嵘举例说。

帮居民购票、打车,到家中帮忙开遥控、连Wi-Fi……这些芝麻绿豆的“小事”,虽然不在社区45项便民服务清单之列,但是社工们也会贴心相助。截至目前,南文营社区共帮助群众办理各类事项3760余件。

如今,“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正在成为南文营社区基层治理的真实写照。依托“一呼联应”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多主体参与、多部门联动,居民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得以妥善解决。

进楼入户,问需问计,对于群众的诉求与意见等民情信息,社工们都写在“账”上,记在心里。居民件件桩桩的“需求清单”正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幸福清单”。

下午5时许,采访临近结束,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正对面的南文营食堂,飘出阵阵饭菜香,“别走了,请你尝尝我们社区食堂的味道,老年人吃饭有补贴,可香咧!”79岁的张二楼大娘和记者打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