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日报记者 安亚静 见习记者 丁梦圆
初夏的保定,环城水系波光潋滟,骑行青年如彩色丝带穿梭于青山绿水间;古城街巷深处,口袋公园的篮球撞击声与青年夜校的琴音交织成韵;创业园区灯火通明,科研团队正为攻克“卡脖子”技术彻夜奋战……
自2022年入选全国首批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以来,保定聚焦青年“急难愁盼”,以政策筑基、用行动作答,构建就业创业、安居保障、成长服务全链条政策体系,厚植青年成长沃土,搭建人才成长云梯。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保定全力营造的“保定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保定更有为”生态,正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年近悦远来。
聚才兴业,打造青年“逐梦高地”
“反向调节沉积气压!”实验室里,河北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团省委副书记(兼职)闫小兵团队在800个昼夜的攻坚后,终于攻克氮化铝外延生长技术。这项摘得“2024年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卓越奖的成果,已在雄安新区转化落地,为关键半导体材料国产化按下“加速键”。“在保定,科研青年有敢闯敢试的底气!”闫小兵的感慨,道出无数追梦者的心声。
底气何来?源于政策托举的“真金白银”。
保定深谙“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以18条政策措施贯通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勾勒出宜业宜居的人才生态;面向全国高校招募农业职业经理人,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出台《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来保定就业创业的十二条措施》,以购房补贴、租房优惠,为青年扎根铺就坦途;“千百万”青年英才集聚工程、“冠军回乡”计划,则让游子归乡、人才涌流……每项政策都直击痛点,字字句句皆是诚意。
“在保定,只要奋斗就能成就事业、创造幸福!”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保定供电分公司职工王爽对此深有体会。作为保定地区变电站的守护者,他将电网运行方式、百余种设备参数特性烂熟于心,把平凡岗位变成锤炼本领的“练兵场”,确保电力供应“万无一失”。
面对大型作业现场运维工作效率低、主变高频局部放电难以检测等问题,王爽牵头组建青年创新攻关团队,带领骨干夜以继日钻研设备原理、推演技术方案。在国家级青年创新竞赛中斩获佳绩后,政策扶持“及时雨”与专项研发资金同步落地,让技术设想加速转化为实践成果。这个从一线运维员成长为技术创新主力的蜕变过程,正是“青年在保定更有为”的鲜活注脚。
城市以礼相待,青年以梦相酬。从实验室的精密探索到创业园的创新实践,从攻克科研难题到助力乡村振兴,从非遗传承的匠心坚守到基层服务的暖心奉献,无数个“闫小兵”“王爽”正用奋斗点亮城市,为保定发展注入澎湃不竭的青春动能。
环境提质,绘就城市“青春底色”
“现在保定的运动场地越来越多,特别是我们年轻人喜欢的篮球场、足球场等设施处处可见。”4月28日,体育爱好者陈林栋骑行在环城水系,真切感受到这座城市扑面而来的青春活力。
在城市“硬环境”提质进程中,保定锚定“青年友好”目标,匠心打造多元青春场景。
26个青年主题公园、152处运动场地星罗棋布,全国最大的城市青少年极限运动公园成为潮流打卡地;全长1117公里的太行步道串联7县2区30余个景区,以博物研学、自在骑行等为主题的9条青年旅游线路,让青年以脚步丈量太行山水与历史文脉;82座博物馆、162所书院组成“文化矩阵”,让青年在家门口尽享文化服务。
“软环境”,同样是保定与青年对话的重要桥梁。
暮色中的市青少年宫灯火通明,声乐教室里飘出《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的悠扬旋律。
“本期报名刚上线,1287人同时‘拼手速’!”市青少年宫教务中心主任张红介绍,青年夜校自2024年6月创办以来,以“青春赋能·点亮生活”为理念,每两月开设一期课程,既有舞蹈、声乐、器乐、美术等艺术类课程,也包含健康管理、咖啡文化、烘焙技艺等生活类课程,同时还设置家庭教育指导、青年美妆造型等实用技能课程,已成功举办6期培训,吸引3800余人次参与,形成“白天工作充电、夜晚学习蓄能”的都市青年成长新模式。
“口感细腻,像冰激凌一样丝滑爽口!”在保定冰柿展台前,年轻人赞不绝口。凭借独特风味,这款创新甜品已进驻北京、上海盒马鲜生等高端商超,跃升为冰柜区的“网红冰激凌”。“我们坚持有机原料、无添加工艺,就是要让传统味道征服年轻人的味蕾。”易县独乐乡中独乐村党支部书记郭子龙道出产品走红的秘诀。
在易县保军绞胎陶艺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天天的工作室里,青少年沉浸式体验绞胎瓷的创作、烧制,惊叹于古老技艺的现代表达。
“青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他们在非遗体验中,不仅成为文化传播者,更在传统技艺熏陶下增强了对城市的文化认同感。”张天天说。
时下,在越来越多的青春元素中,保定正释放强烈信号:年轻的保定欢迎你!
温情护航,城市与青年“双向奔赴”
“我来保定工作的第一天,就顺利入住青年公寓,房间设施齐全,还有免费的食堂。”回忆初到保定的经历,大学生农业职业经理人贺鸿世记忆犹新。交通补贴、购房优惠等政策 “大礼包”,不仅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更坚定了扎根发展的决心。
对于许多逐梦的青年人而言,“安居”有保障,“乐业”才能有劲头。
聚焦青年住房需求,保定打出政策“组合拳”: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对符合条件的青年提供最高130万元的公积金贷款且不受余额及时间系数限制;全市设立青年驿站34家、年底建成保障性租赁住房1.2万套,构建起短期免费、租房有补、安家无忧的安居体系,让青年在城市中找到“栖息港湾”。
城市温度,还延伸至子女入学、医疗健康等民生领域。
保定市打造全市首家医疗机构办托育模式,将托育服务纳入政府民生实事,为青年家长解决育儿难题;搭建“保康通”便民就医平台,与全市医疗系统关联对接,整合全市医疗资源,极大提升青年就医效率。
当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必定会反哺热情。涿州市申通快递青年突击队队长王博威带领团队发起“爱心一分钱”公益项目,每单快件捐出一分钱,累计筹集46万元善款,用于帮扶弱势群体。“城市成就了我们,我们也要回馈社会。”王博威的话语,展现出青年与城市的良性互动。
从安居保障到民生关怀,从政策托底到公益反哺,保定以务实举措传递城市温度。在这里,青年感受到“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城市也在与青年的双向奔赴中,持续释放发展活力,向着更高质量、更具温度的现代化城市目标稳步迈进。
游鱼逐渊而栖,活水奔涌新机。如今,保定这座“青春友好之城”,正不断迸发高质量发展的“青”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