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安报记者 谢俊思
7月7日上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南郊,天无云、有微风。
10时26分,西藏特警参赛队“老将”赵阳站在出发点。此时,已有26名选手完赛,最短用时1分0.769秒。这是“尖刀·使命”2025年全国公安特警挑战赛首个项目——手枪射击的比赛现场。观赛区的直播大屏幕前座无虚席,西藏特警参赛队其他队员到这里隔空观战。
36岁的四川汉子赵阳,有着12年特警生涯,去年参加全国公安特警挑战赛手枪射击项目时,因脱靶导致成绩不理想,排在第37名。

赵阳(右)在比赛中冲刺。人民公安报记者 陈路坤 摄
本次比赛按自然用时、判罚加时的总用时进行排名,每名选手12发子弹,一旦脱靶即加罚一定时长。这意味着,这项竞技比拼速度,更比拼精度。
从规则来看,精度似乎更为重要。当天一位选手自然用时仅50秒,但因脱靶一次被加罚30秒,总用时计为1分20秒。
过去一年,赵阳精心苦练“一击即中”的本领,致力于提高射击稳定性。效果如何,赛场上见分晓。
10时27分,赵阳出发。他轻盈翻越人字高板,12秒即抵达射击区,调整呼吸,迅疾拔枪,第一个固定靶稳稳命中。接着,迈弓步向右横移,第二个固定靶也命中。
再接着,是3头摇摆靶。赵阳膝盖微曲,直视前方,抬臂,击发……全中。越打越顺、越打越快,“砰砰砰砰砰砰”一连6枪,6头风车靶斜飞出去。
最揪心的是来到最后一个移动靶位,空气仿佛凝固,大家静静看着直播画面中的赵阳。西藏特警参赛队领队戚信涛在心里默念:“稳住,别脱靶!”
举枪、瞄准、击发,这套动作赵阳已练习了无数次。高原缺氧条件下,他经受着日复一日的高强度训练、勤务,只为关键时刻冲得上、打得赢。1月7日,西藏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他和战友当天下午即赶到震中,在抗震救灾一线连续奋战20天。
动作要领如闪电过脑,身体调整到预备状态,肌肉记忆自然唤醒。没有问题了,扣动扳机,子弹出膛……
命中!刹那沉默之后,观赛区爆发出热烈的呐喊和掌声。那一刻,“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具象为声声欢呼,为了来自西藏的优秀战友,为了这支英雄的特警队伍。
“全中的时候,心里感觉稳了,赵阳可能要拿第一了。”戚信涛说,“当时眼眶湿润了,比我自己上场还激动。”
收枪、入套、举手示意,赵阳随即转身向终点狂奔。最终,他总用时57.226秒,排名第一。
说到比赛的关键,赵阳认为是“心理”:“比赛中不去想成绩,只需要把每一步动作做好,不失误。”
苦练过硬本领,敢打必胜。从第37名到第1名的突破背后,是西藏特警“缺氧不缺精神”,更是公安特警队伍奋勇争先、再上层楼的不懈追求。
来源:人民公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