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海城插秧忙 稻香孕希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5 09:00:00    

初夏的暖阳倾洒大地,当微风掠过广袤的田野,海城的水稻种植区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黄金插秧季。素有海城市“鱼米之乡”美誉的温香镇,6万亩水田波光粼粼,宛如镶嵌在大地上的明镜。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与农户们爽朗的笑声,一场生机勃勃的农耕盛事在此拉开帷幕,为这片沃土奏响了一曲动人的田间乐章。

22日一早,金色的阳光刚刚铺满金坨村的稻田,种植户方华便已开始忙碌。她脚踩湿润的泥土,在田埂间穿梭往返,将一捆捆嫩绿的秧苗运送到指定位置,动作娴熟而利落。不远处,农机手驾驶着插秧机在水田中来回驰骋,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株株秧苗如同训练有素的士兵,从秧苗盘上飞速滑落,整齐有序地插入肥沃的稻田。

方华停下手中的活计,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满脸笑意地介绍道:“今年我们种植的是锦稻109品种,这个品种产量高、品质好,预计亩产可达700公斤以上。”谈及自家的水稻种植,方华的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我们采用的是磁化水灌溉技术,这种水不仅能疏松土质、降解农残,还能加快水稻的生育进程,使水质呈弱碱性。同时,我们坚持全程人工除草,杜绝使用化学农药,大米都是现磨现发,是实实在在的无公害产品。凭借这些优势,我们的大米在市场上深受消费者青睐。”

在海城市禹健家庭种植农场,另一番繁忙的景象同样引人注目。种植大户刘庆禹正驾驶着水稻收割机在稻田中来回穿梭,他专注的神情与娴熟的操作,彰显着20余年种植经验沉淀下的从容与自信。近年来,刘庆禹紧跟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在水稻育苗、苗期管理等多个环节引入科技化、机械化、智能化手段。在施肥阶段,无人机成为了他的得力助手。只见无人机轻盈地掠过稻田上空,精准地将肥料均匀撒下,不仅提高了农药利用率,还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今年我种植了锦稻109和辽星系列两个品种,在农技专家的悉心指导下,我们加强了田间管理,稻米的品质越来越好。”刘庆禹难掩喜悦之情,“现在有了大型农机的助力,水稻从种到收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效率大幅提升,我们也轻松多了。而且随着品质的提升,我们的稻米根本不愁销路,很多客户都是提前预订。”

据悉,今年海城市水稻种植面积达24.6万余亩。为确保插秧工作顺利开展,海城市农业部门提前谋划,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协调农机企业,保障农机设备供应与维修服务。目前,插秧工作正有序推进,预计5月底前将全面完成插秧任务。

全媒体记者 战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