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数字时代的阳光照进齐鲁乡野,在电信普遍服务实施十周年之际,济南联通编织出一张看不见的惠民网络,诠释着“让信息服务民心”的深刻内涵。
务工人员的可视“乡思”
千里之外的广州工地,来自章丘的钢筋工老张的午饭时间总伴随着特别的“加餐”——通过联通“沃家神眼” 查看家中实时画面:水泥地铺满金黄的晾晒玉米;在院子里修补农具的父亲;带着孩子喂鸡的母亲;以及正把新摘豆角铺在晒席上的妻子......“在工地午休时看看家里监控,就像每天回了趟家一样”,小小的“沃家神眼”摄像头,连接起千里之外的牵挂,让老张心里无比踏实,在外出务工劳动者心中架起一座温暖的“亲情桥”。

民宿经济的“网络破壁”
南部山区的民宿主王大姐仍清晰记得联通工程队2022年抬着设备上山的场景:“他们在栗子林里布光缆的样子,像在给山村绣金线,让我们村顺利通上网”。
“我们的村子三面环山,离主路也比较远,从前以种水果、外出打工为主,很少有人到访。自从村里建了基站、通了网络,村里开始发展民宿。远离城区的静谧成了优势,一到周末便有城里人来度假,暑假期间带孩子来玩的更是络绎不绝。要是以前没有网,导航都找不着咱这。现在别说发朋友圈了,上次有个家长还在这开视频会议呢。”王大姐介绍说。通信基建的完善,让深山民宿破壁出圈,激活乡村经济新动能。

黑山村的“指尖灌溉”
以无线网全覆盖和千兆宽带进村为数字底座,派驻第一书记韩明亮推动的“智慧灌溉数字机井”系统已在平阴东阿镇西黑山村平稳运行287天。依托高速网络传输,该系统不仅能通过远程遥控、定时定量实现精准灌溉,还能对机井的水位、水压等数据实时监测,故障秒级响应。村支书和村民都感慨:“现在浇地手指一点机井就启动了,水电用量透明,费用还能自动结算……”
在济南联通打造的“智慧灌溉数字机井”系统赋能下,当地农业、农村和农人的生活正在发生巨变。这既是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更是联通发挥行业优势助推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

作为电信普遍服务实施十年的实践典范,济南联通自 2022年至今累计建成农村5G基站1153个,目前已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构建起“5G网络为基,务实应用为要”的建设体系。从打通通信“最后一公里” 到培育数字赋能新生态,这套“不追求高科技炫技,但求破解真问题”的解决方案,正在泉城乡野进行着“数字惠民”的生动实践。
当5G信号越过最后一个山坳,当光纤熔接点亮最后一户农家,这场始于通信却不止于连接的变革,仍在续写“数字中国”的乡村篇章。
(通讯员 郝小荷 刘璐)